彩石鳑鲏
彩石鳑鲏,也叫中华鳑鲏,为鲤科鳑鲏属的鱼类,是中国的特有物种。分布于福建、广东直至黑龙江流域等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京。
- 中文学名: 彩石鳑鲏
- 拉丁学名: Rhodeus sinensis
- 别名: 中华鳑鲏
- 科属分类: 鲤科 鳑鲏属
- 产地分布: 福建、广东
- 饲养难度: 低
- 适宜水温: 14-28
- 酸碱度(PH): 6.5-7.5
- 硬度(GH): 6-8
- 繁殖方式: 卵生
- 活动范围: 中层、底层
- 体长: 6cm
体扁薄而高,外形呈卵圆形。第3眶下骨似倒置三角形,其最高处相当于眼内缘的长度。口角无须。侧线不完全,侧线鳞3—6枚。纵列鳞31—34枚。背鳍基底短于背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距离;胸鳍末端后伸不达腹鳍起点;臀鳍具8—11根分枝鳍条。体长60mm。
中华鳑鲏栖息于淡水湖泊、水库和河流等浅水区的底层,喜欢在水流缓慢、水草茂盛的水体中群游。仔中华鳑鲏是杂食性鱼类,一般以轮虫、枝角类、桡足类、藻类、有机碎屑等为食,也可摄食金鱼藻、菹草等水草和高等植物的幼嫩枝叶。分布于中国辽宁到广西,朝鲜西南部亦产。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黑龙江、黄河、长江、珠江等各大水系,在长江流域西达岷江;在黄河流域分布于陕西关中盆地周至、华阴等,山西南部芮城等,河南洛阳、巩义市、开封等及山东济南等。
鳑鲏在原生环境下,雌鱼性成熟后会有腹部会有类似于肠子一样的输卵管,雌鱼通过将卵产到河蚌外套腔,雄虎喷射精子完成受精,并在后续时间内受精卵都在河蚌体内直至孕育孵化。